網絡輿情是指在互聯網上流行的對社會問題不同看法的網絡輿論,以網絡為載體,以事件為核心,廣大網民情感、態度、意見、觀點的表達、傳播與互動的集合。
從網絡輿情誕生起,就存在網絡輿情內容與現實的關系、情緒化與理性化的關系、謠言和流言的關系以及與此相伴的網絡輿情不同尋常的特點,根據網絡輿情的信息來源與傳播方式、網絡輿情的事件導向、網絡輿情持續的時間、網絡輿情的情緒表達、網絡輿情的信息完整程度,可以把網絡輿情的特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。
一.網絡輿情的自發性
互聯網是完全自由開放的,人人都有麥克風、人人都有攝像機,人類已經進入一個空前自由表達的社會發展階段。人人皆可自由自發地發表意見和參議政事,每個人既是信息的發布者,又是信息的評論者。網上輿情的主題極為寬泛,話題的確定往往是自發、隨意的。任何一個事件發生后,網民均可以通過微博、微信等社交媒體自主發表意見,自然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,或者反映自己的真實情緒。因此,網絡輿情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矛盾,比較真實地體現了不同群體的價值。
二.網絡輿情的指向性
謝海光等將輿情核心元素分為熱點(熱度)、重點(重度)、焦點(焦度)、敏點(敏度)、頻點(頻度)、拐點(拐度)、難點(難度)、疑點(疑度)、黏點(黏度)和散點(散度)10個方面,他們認為熱點是網絡輿情形成的基本判據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任何輿情都是和某一具體輿情事件相對應的,具有很強的指向性。
三.網絡輿情的時效性
近些年來,一方面,我們看到網民強烈的參與意識。網絡輿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,當某一事件發生時,網民可以立即在網絡上發表意見,網民個體意見可以迅速地匯聚起來形成公共意見;同時,各種渠道的意見又可以迅速地進行互動,從而形成強大的意見聲勢。
另一方面,由于事件頻發,社會熱點不斷涌現,一個輿情事件正常持續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周。新發生的熱點事件很快就掩蓋了對此前事件的關注與討論,網絡輿情不斷呈現“潮涌”的現象。
四.網絡輿情的情緒性
網絡輿情是指公眾情緒在互聯網上的表達,因此情緒化必然成為網絡輿情的最顯著特征。基于價值判斷,國內不少學者在實踐工作中對網絡輿情冠以“正面、負面和中性”來進行判別。
五.網絡輿情的片面性
“一個熱點新聞事件加上一種情緒化的意見,就能夠點燃一片輿論的導火索。”一方面,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,一些網絡言論缺乏理性,比較感性化和情緒化,甚至有些人把互聯網作為發泄情緒的場所,通過相互感染,這些情緒化言論很可能在眾人的響應下,發展成為有害的輿論。
另一方面,網絡輿情只是社會輿情的局部而不是全部。由于網民信息獲取的片面性、觀察問題的角度等因素限制,網民的信息很容易出現失真與輿論的失控,近些年已經發生的多起網絡謠言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。從一定意義上說,一切網絡輿情都是社會存在的片段反映而不是全部。了解網絡輿情這個特征也是全面把握社情民意、正確處置網絡輿情的基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