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媒體輿論危機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 突發性
新媒體時代,信息傳播的速度極快,范圍廣泛,輿論危機往往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,毫無征兆。一旦觸發,就像炸彈一樣瞬間引爆網絡,產生連鎖性、爆發性的覆蓋效果。
2. 復雜性
網絡輿情復雜多樣,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輿情形態多元、聲音龐雜,焦點既圍繞政治現象、社會發展、經濟建設等主流話題,又聚焦個人的利益訴求。一旦涉及敏感問題,如特權現象、社會公平、監管亂象、貪污腐敗、食品安全等,都會引起網民強烈關注。
3. 傳播速度快
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,手機網民人數的快速上升,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得到了保證。微博、微信、抖音、論壇等社交平臺為輿情發酵提供了平臺。一旦輿情在網上引起關注,加上意見領袖的推波助瀾,輿情傳播將呈現幾何裂變式速度傳播。
4. 群體極化性
網絡輿情演變成重大輿論事件,不僅啟動了信息爆料模式,還啟動了情緒模式,加劇了民眾情緒的感染和傳播。由于網絡傳播具有隱蔽性,網民擺脫了現實生活中角色束縛,自由發表觀點意見,一些沖動性、情緒化、非理性行為容易被激發,助推了輿情群體觀點的極化。
5. 潛在危害大
網絡輿情能夠瞬間點燃網民情緒,引發輿情井噴式增長,表現出明顯沖擊性,容易形成輿情颶風。在網上網下同頻共振效益作用下,極易演變成社會性行動,加劇現實社會的風險,甚至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。
6. 易反轉性
新媒體時代的輿論環境變化快速,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難以保證。輿論的方向和態度可能會因為新的信息或觀點的出現而發生反轉,這增加了輿論危機管理的難度。
7. 信息源頭的不確定性
在新媒體時代,信息的供給雙方的界限被打破,信息的發布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受眾,二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多元和互動。這種變化造成了危機源頭的不確定性,企業和組織很難快速找到危機源頭。
8. 傳播方式的多元化
新媒體時代,信息傳播的渠道變得多元化,從百度平臺傳到微信,從微信到微博、再到頭條系等等,再到官媒新聞等。這種多元化的渠道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。
9. 信息受眾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縮短
由于信息源的多元、傳播渠道的多元,信息供給雙方界限模糊,網絡上對每一個人來說沒有什么新的信息,信息的不對稱被打破。一個新聞想要引起公眾長時間的關注要付出的代價就很大了,公眾會更容易出現信息疲勞。
這些特點使得新媒體時代的輿論危機管理變得更加復雜和挑戰性。因此,對于企業和組織來說,了解和掌握這些特點,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,是非常重要的。